12月16日下午,重庆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中国西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举办了“语言产业与语言生活”学术讲座,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艳教授详细介绍了语言产业的宏观架构、商贸合作、协同机制、语言服务、扶贫创新等内容,诠释了对“语言”乃至其背后整个产业的理解,还特别结合国家政策、经济与科技现状,剖析了语言学习与会展服务等应用实例。整场讲座内容充实、拨冗存真,为我校七十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学术盛宴。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邹莉主持,全院师生近300人参加此次讲座。
语言产业由“语言”和“产业”两个要素组成,体现着语言的文化特征、工具特征和经济属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国际传播与交流逐渐频繁,语言能力成为重要生产力,语言信息处理能力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语言产业以语言为核心,包含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技术、语言艺术、语言创意、语言康复、语言会展、语言测评等业态,学术界和产业界围绕语言产业开展了大量的产学研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重庆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与李艳教授积极讨论,就我校工商特色如何融入语言产业、外语学院的翻译硕士培养目标与现状、语言产业团队的构建、乡村帮扶及助农项目的推进和实施等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在大家广泛关注的语言翻译行业和跨学科团队合作等多项科研活动中达成了共识。李艳教授还鼓励我们着手进行重庆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加入到语言产业研究的国家宏观蓝图中去,又聚焦于地方经济民生、细处发力,发挥重庆工商大学的优势学科和语言传播特色,开创融合语言产业的创新创业实践。
外国语学院的师生受益颇多,将积极投身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创新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结合国家语言产业的布局与战略、为重庆本地的语言生活研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