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教师刘繁于3月14日参加了在长沙举行的“2014大数据时代下外语教育的思维变革、教学变革与管理变革”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近一百位外国语学院院长或负责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就“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建设形成性评估体系”做了主旨发言。发言涵盖了形成性评估的理论基础,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利用学习文件夹(learning portfolio)实现形成性评估,信息时代的电子学习文件夹及什么是有效的形成性评估。另外刘校长还重点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行研制开发的Individual Center,这个网站利用学习币和学分银行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够实现建设学习者数据库和学习数据库的功能。另外刘校长还提到他们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大学英语Moocs的建设。
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董洪川教授做了“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创新”主旨发言,就外语专业的危机与转机、外语学科研究中的困境与机遇发表了看法。董校长认为外语专业的危机在于全国拥有英语专业及其他语言专业的学校太多,而学生就业又相对困难。他说外语专业的转机在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流与转型、学科属性回归、复合型人才培养、复语型人才即熟练非通用语种与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另外他认为外语学科科研的困境在于由于外语学科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缺失、理论至上及问题意识的缺失、低层次研究重复和原创性少造成的学术资源浪费、价值观的紊乱。他提出解决之道为范式转变与科研创新,可更重视界面研究以达到学术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以“大数据带给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与机遇”为题,为与会老师分享了在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道。他说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与学校教育逐渐分离;大数据时代,视频成为新的教育载体,在不远的将来,全世界每一个领域,每一门课程都会出现一些经典视频。未来大部分老师,可能会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讲授者,其权威性将下降,师生关系将面临改变。学校里将会有更少的课堂与更多的实验室,更多的交往与更少的讲授,更多的互动与更少的灌输,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更灵活的学制。将来未来学校将得益于互联网,教育将得到新生的机会。他指出大学英语这类技能层次类课程完全具备可拷贝性,可以交给大投入的电影制作模式完成。大学英语教师将成为教练,师生将走向英语实践训练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在教育哲学思想、英语实践技能、英语教育技术、英语学科应用方面做好长足的准备。
研讨会上,各高校还就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材建设、英语实训平台建设进行了交流。
我们应该自问,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是否还有资格做好一名教师?数据不是上帝,大学也不会完全死去,但是大学英语教改将会首当其冲,我们唯有做好思想及行动上的准备,在变革之前改变自己,以适应大数据的滚滚洪流。